捷克斯洛伐克狼狗的名字沒有說謊——它確實一半是狗,一半是狼!該品種的創造者 Karel Hartl 在 1950 年代後期為捷克斯洛伐克邊防衛隊創建,希望通過將德國牧羊犬與喀爾巴阡灰狼雜交來提高工作犬的耐力和力量。
喀爾巴阡灰狼與德國牧羊犬的第一次雜交可以追溯到1955年。最初的目的是改進德國牧羊犬的性狀,但最終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品種。飼養員、獸醫和綜合犬類專家 Vladimíra Tichá 解釋說:
“它最初打算作為一項研究實驗,但經過一番考慮後得出結論,邊防人員可以擁有自己的犬種,就像俄羅斯人擁有他們的黑色俄羅斯梗一樣,所以我們可以擁有捷克斯洛伐克狼狗。不過,我不確定它是否適合邊防軍,因為該品種從其狼祖先那裡繼承了與大多數狗略有不同的性情,例如,它們更難更換主人。”
品種標準的第一個描述是由狼狗的發明者 Karel Hartl 與捷克斯洛伐克邊境巡邏隊合作編寫的。在哈特爾工作的基礎上,摩拉維亞人 František Rosík 在斯洛伐克繼續並擴大了狗的繁殖。1993 年 1 月 1 日捷克斯洛伐克解體後,該品種被指定為屬於斯洛伐克;然而,它在其兩個原產國都被認為是民族品種。Vladimíra Tichá 就此事有如下說法:
“當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於 1993 年解體時,FCI 表示兩國必須自行決定由誰負責該品種。捷克和斯洛伐克的育種者舉行了一次會議,比方說,斯洛伐克人在談判中更加自信,所以今天斯洛伐克負責該品種。但是,未經捷克共和國同意,他們不能對品種標准進行任何更改。我們仍然認為它是我們的品種,即使一些斯洛伐克育種者不喜歡它。”

該品種於 1999 年獲得國際犬類聯合會 (FCI) 的國際認可。該組織將其歸類為牧羊犬和牧牛犬,從最初作為工作犬逐漸開始進入平民生活。如今,它不僅作為工作犬和犬類運動而飼養,還作為護衛犬和寵物飼養。
Michaela van Erne 與捷克斯洛伐克狼犬一起生活了 24 年,她說它們是一種極其多才多藝的品種。
“你可以用它做各種各樣的事情——它可以是一隻工作犬,也可以是一隻救援犬。例如,它出色的嗅覺使它能夠找到被雪崩掩埋的人。”
從它的羽扇豆祖先那裡,這種狗繼承了它的高智商、體質、耐力、對天氣變化的抵抗力和高度協調的嗅覺。它像狼一樣的本性仍然可以觀察到,尤其是在它的性情方面。它有時會對陌生人不信任,但絕不會無故攻擊。它是一隻無所畏懼、勇敢的狗,與它的族群或家庭有著緊密的聯繫。
由於它的聰明和獨立性,它的訓練比其他品種需要更長的時間和更具體的訓練。Michaela van Erne 進一步闡述瞭如何訓練狼狗。
“調教狼狗,就是進一步退兩步。所以我建議在訓練場進行基本的服從訓練,那裡要么有更個性化的方法,要么訓練員有該品種的經驗。”
捷克斯洛伐克狼犬的肩高為 60-70 厘米,但雄性和雌性之間存在顯著差異——雄性平均身高為 69 厘米,雌性僅為 63 厘米。
捷克估計有 1,500 到 2,000 隻狼狗,其中約有 178 只繁殖雄性和 181 只繁殖雌性。這些狗在整個歐洲都有繁殖,在意大利尤其受歡迎,每年在那裡登記的小狗比在捷克還要多。根據美國捷克斯洛伐克 Vlcak 俱樂部的數據,截至 2018 年,美國大約有 200 只這種犬。